地方經濟半年報:云南增速最快, 湖南、福建等4省名次提升 |
|
聲明:信息均來源網絡,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|
7.4%、16.4%、13.8%、12.5%,為全國第一。2014年-2016年重慶經濟增速為全國第一,增速分別為10.9%、11%、10.7%。2017年、2018年貴州以10.2%、9.1%的經濟增速躍升為全國第一。西藏在2018年與貴州并列全國經濟增速第一。
云南水電發展迅速,與當地水電豐富,國家推動跨省水電交易有關,未來隨著電力市場化推進加快,云南仍有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。
兩行業負增長引發區域經濟洗牌
今年以來,各地數據顯示,全國大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其中東北、華北、西北經濟放緩明顯。
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排名后半部分的地區,包括西北五省區(寧夏、青海、陜西、新疆、甘肅)、東北三省、華東兩省市(上海和山東)、中南兩省區(廣西和海南)、西南一市(重慶)。
從經濟增速后十名看,包括東北三省、西北三省區(青海、新疆、陜西)、華北兩區市(天津和內蒙古),華東一省(山東),中南一個自治區(廣西)。其中,吉林、黑龍江、天津的經濟增速分別為2%左右、4.3%左右、4.6%,均低于5%,為經濟增速最后三名。
從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低于全年預期的地區看,有吉林、黑龍江、海南、陜西、山東、內蒙古、青海、遼寧、江蘇等地。
因此,今年以及未來幾年,全國區域經濟會呈現繼續大洗牌的情況。這種洗牌會導致經濟大省強者越強的情況發生,經濟總量差不多的大省之間,經濟差距會快速拉大,經濟總量不同級別的省份,差距也會迅速拉大。
比如,今年上半年,從名義地區生產總值(GDP)增速看(未去掉物價),廣西、吉林的名義經濟增速低于2%,吉林甚至接近零增長。另外,天津、黑龍江的名義GDP增速低于5%,重慶、遼寧、上海、山東的名義GDP增速只有5%左右。但是,浙江、湖北、山西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的名義GDP增速都在10%以上。可見,從現價名義GDP看,不同省份之間經濟差距會迅速拉大。
2018年上半年江蘇經濟總量與廣東差距為1478.41億元,今年上半年擴大到1918.47億元,山東與江蘇的差距從2018年上半年的5205.46億元,擴大到今年上半年的6759.4億元。河北與四川的經濟總量差距,從2018年上半年的1726.47億元,擴大到今年上半年的2817.2億元。
為什么今年以來多地經濟放緩明顯,這與全國汽車和手機產業出現了大幅減產有關。今年上半年吉林、上海、重慶、廣西的汽車年產量分別同比下降了4.4%、17.9%、33.9%、26.8%,湖北、廣東產量分別下降了12.8%、5.9%。
從手機產量看,今年上半年上海減產了32%,河南減產21%,廣東減產11%,江蘇減產9.3%,但是四川手機產量6106.92萬臺,同比增長215%。
手機和汽車產量下降,已經影響到全國集成電路產業,今年上半年集成電路產量為791億塊,同
|
|
[關閉] [頂部] |
免責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(QQ:2969777852),我們立刻刪除。內容均來源于原創和網絡轉載,僅供參考查閱,無任何盈利目的,所有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無關。本信息真實性未經114信息網證實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 |
|
|
|
|
|
 |
最新資訊 |
|
|
 |
|
|
 |
熱門文章 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