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文讀懂發改委發布會:明確放寬落戶不等于放松樓市調控 |
|
聲明:信息均來源網絡,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|
(來源:發改委)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9年5月6日(周一)上午10:00,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機關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,介紹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關情況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以下為要點摘要:
【發改委:放寬落戶不等于放松樓市調控,防止房價大起大落】
國家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6日表示,放寬落戶并不等于要放松房地產調控。不管戶籍制度怎么改,都要堅持“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”定位不動搖,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城市既要滿足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,又要堅決避免投機者借機鉆空子,落實好一城一策、因城施策、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,防止房價大起大落。
【發改委:截至去年底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覆蓋13.5億人】
在5月6日發改委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,發改委規劃司司長陳亞軍介紹,截至2018年底,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覆蓋13.5億人、大病保險覆蓋10.5億人,基本養老保險覆蓋9.4億人。
【國家發改委:加快探索宅基地“三權分置” 存量退出有償】
國家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在會中表示,穩慎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,加快探索宅基地所有權、資格權、使用權“三權分置”,探索對增量宅基地實行集約有獎、對存量宅基地實行退出有償。按照國家統一部署,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、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,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,允許就地入市或異地調整入市;允許村集體在農民自愿前提下,依法把有償收回的閑置宅基地、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。
【發改委:已有9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】
在介紹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關情況時,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透露,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進展,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門檻不斷降低、通道逐步拓寬,已有9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。2018年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高到43.37%、59.58%。
【發改委: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存四大制度短板】
在介紹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關情況時,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指出,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制度短板。一是城鄉要素流動仍然存在障礙。二是城鄉公共資源配置仍不合理。三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尚不健全。四是農民增收長效機制有待完善。 [1]
|
|
[關閉] [頂部] |
免責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(QQ:2969777852),我們立刻刪除。內容均來源于原創和網絡轉載,僅供參考查閱,無任何盈利目的,所有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無關。本信息真實性未經114信息網證實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 |
|
|
|
|
|
 |
最新資訊 |
|
|
 |
|
|
 |
熱門文章 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