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改委:已有9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|
|
聲明:信息均來源網絡,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|
(來源:中國網)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9年5月6日(周一)上午10:00,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機關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,介紹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關情況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發改委規劃司司長陳亞軍介紹,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進展,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門檻不斷降低、通道逐步拓寬,已有9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。2018年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高到43.37%、59.58%。
以下為實錄:
陳亞軍:
各位記者朋友,上午好。昨天《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》已經公開發布了,按照新聞發布會的議程安排,我首先向大家介紹三個方面的情況。
第一方面: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融合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,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,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,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,取得了歷史性成就。
一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進展。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門檻不斷降低、通道逐步拓寬,已有9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。2018年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高到43.37%、59.58%。城市人才入鄉機制也在逐步建立,城鄉人才雙向流動的渠道開始打通,激發了鄉村發展活力。
二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。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,農村承包地“三權分置”制度正式確立并加快落地,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在試點地區取得明顯效果,提高了農村土地和勞動力的利用效率。
三是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逐步建立。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初步建立,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、基本醫療保險、大病保險制度逐步建立。截至2018年底,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覆蓋了13.5億人、大病保險覆蓋了10.5億人,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了9.4億人。
四是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。農村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水平全面提升。截至2018年底,99.6%的鄉鎮、99.5%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,99.1%的鄉鎮、96.5%的建制村通了客車,95%的建制村連接了4G網絡。
五是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。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了8239萬人,貧困發生率從10.2%下降到了2018年的1.7%,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快于全國平均水平。 [1]
|
|
[關閉] [頂部] |
免責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(QQ:2969777852),我們立刻刪除。內容均來源于原創和網絡轉載,僅供參考查閱,無任何盈利目的,所有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無關。本信息真實性未經114信息網證實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 |
|
|
|
|
|
 |
最新資訊 |
|
|
 |
|
|
 |
熱門文章 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