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方解讀中國2月CPI數據 國家統計局:價格總體平穩 |
|
聲明:信息均來源網絡,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|
(來源:環球時報)繼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破“5”后,2月全國CPI繼續維持高位。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2月份CPI同比上漲5.2%,其中食品價格上漲較多;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(PPI)穩中略有下降。
數據顯示,CPI漲幅較上月略有放緩,其中,食品價格環比上漲4.3%,同比上漲21.9%。食品中,豬肉價格環比上漲9.3%,漲幅擴大0.8個百分點。此外,受季節和疫情因素影響,一些工業企業停工停產,需求減弱,P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.5%,同比由上漲0.1%轉為下降0.4%。
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解讀稱,2月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價格走勢形成了較為復雜的沖擊,但價格運行總體平穩。食品價格上漲從供給方面看,主要是受各地不同程度實施交通運輸管控措施,人力短缺造成物資配送難度加大等原因影響。從需求方面看,受“居家”要求與“避險”心理等因素影響,有的居民出現囤購食品行為,助推價格上漲。
家住北京的王女士10日在接受《環球時報》記者采訪時稱,她在年后買菜時,明顯感受到價格的變化。“去年買菜,一百來塊錢就能買到的東西,過了年后要將近兩百塊了。”王女士表示,尤其是五花肉、排骨的價格漲得比較快。
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,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《環球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這個數字其實在大家預期之中的。“主要還是食品的拉動,而在食品中,首先還是豬肉,”連平認為,“豬肉的同比數據比去年上漲了超過135%,這就拉動了食品,而食品又在CPI中占1/3左右”。
連平表示,中國去年年底出臺的豬肉政策在推動豬肉生產方面力度很大,估計3月份以后,隨著豬肉供應增加,豬肉價格也會逐步開始出現回落。“預計CPI在二季度,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出現持續明顯回落應該是大概率事件。”連平說。 [1]
|
|
[關閉] [頂部] |
免責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(QQ:2969777852),我們立刻刪除。內容均來源于原創和網絡轉載,僅供參考查閱,無任何盈利目的,所有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無關。本信息真實性未經114信息網證實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 |
|
|
|
|
|
 |
最新資訊 |
|
|
 |
|
|
 |
熱門文章 |
|
|
 |
|
|